学校新闻

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学校新闻

校团委联合中医学院开展2025年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发布部门:团委、中医学院 发布日期:2025-07-22 点击量:

7月上旬,学校团委联合中医学院组织“岐黄薪传”服务队前往无为、合肥、金寨三地,围绕“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主题,开展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无为:岐黄服务基层,薪火传承初心

7月2日,“岐黄薪传”志愿服务队前往无为市陡沟镇金李村开展涵盖健康科普、便民服务、调研访谈、慰问老兵等多项内容的服务活动。“这个穴位按一按,对缓解腰腿疼痛很有效。”中医学院团委书记高鹏宇老师带领团队成员通过“中医药健康小讲堂”讲解节气养生要点和老年人常见慢性病防治知识,手把手传授穴位按摩、经络调养等简便易行的中医保健技法,帮助村民掌握实用养生技能;中医学(师承)李梓萌同学现场演示五禽戏、八段锦等传统养生功法,让村民亲身体验中医调理功效,感受传统养生文化魅力。活动中,师生们发放健康宣传手册100余份,赠送艾草锤、艾灸条、中药茶饮等150余件,既强化了村民健康意识,又为他们提供了实用养生支持。

1无为-义诊服务.jpg

1无为-宣讲.jpg

宣传服务活动后,团队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村民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度、基层医疗服务需求,重点关注中医就诊意愿及资源获取障碍等问题,为后续服务提供数据支撑;在村卫生室的参观调研中,志愿者们全面了解了基础设施、医护人员结构、药品管理等情况,访谈了扎根基层30余年的村医倪红峰,围绕基层医疗人才梯队建设、开展技能培训、推广中医适宜技术等进行讨论,进一步坚定“扎根基层、服务乡土”的信念。

活动最后,志愿者团队专程探望了援越抗美老兵杨从锁,志愿者向老人详细了解了身体状况,运用中医技法为老人进行推拿服务,并送上慰问物资。杨从锁向大家深情讲述了部队服役期间的烽火岁月,展示了自己的军功章,勉励青年学子要珍惜当下幸福生活,传承革命精神。

1无为-分享革命故事.jpg

合肥:融创守正出新,智汇中医传承

7月3日,团队奔赴安徽创新馆。在馆内,成员们参观全超导托卡马克模型,穿梭量子隧道,体验互动能量墙……沉浸式领略安徽前沿科技的魅力及其给生产生活带来的深刻变革,让科技创新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创新馆“永不落幕的挑战杯”青年科技创新阵地集中展示了来自全省19所高校的34件创新创业高等次奖项实物作品。其中,我校优秀毕业生、“安徽省大学生年度人物”、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团队负责人陈铭辉及金奖团队成员李岩松的实物作品《3D打印个性化仿生根型种植体设计与制造》是唯一入选该馆的高职院校作品。两位榜样学长现场分享了参赛、备赛及比赛的宝贵经验,鼓励团队成员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创新馆参观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汲取优秀参赛作品的长处,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积极投身创新创造,将创新成果应用于中医药发展与基层医疗服务 。

随后,团队驱车前往肥东县八斗镇卫生院,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依次走访了门诊诊室、药房、治疗室及公共卫生服务区域,仔细观察了各区域的功能布局、医疗设备配置情况,了解了日常诊疗流程、药品储备种类及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模式,近距离感受基层医疗工作的实际场景,加强对乡村医疗服务体系的认知。中医学定向(乡医)谢康、中医学定向(村医)许如恒同学作为团队成员代表与薛琼鑫院长展开对话。“小溪涓涓,终将汇入大海”,薛院长结合基层医疗实践,从职业认同感构建、中西医结合诊疗能力强化、公共卫生服务技能提升等维度,为定向专业学生的学习提出建议,希望他们重点夯实中医辨证施治基础、强化慢性病管理能力、掌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在基层医疗实践中严谨求实、担当实干,积累经验、提升本领,让青春之花在守护乡村健康的事业中绚烂绽放。

金寨:红土地上铸信念,临床实践强本领

7月4日清晨,团队满怀热忱抵达学校实习点金寨县中医院开展临床实践活动。在规范化教学查房中,团队成员紧跟医护人员,系统观摩住院医师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医患沟通的全过程,重点记录中医四诊合参即望神、察舌、切脉、闻声在辨证论治中的具体应用,大家还参与了带教老师何旭针对复杂病例,构建起“症状-体征-辅助检查”三位一体的循证医学证据链,并围绕代谢综合征的病理生理机制、中医证候要素及药物相互作用等维度,组织的多学科病例讨论。

结束了紧张充实的临床实践活动,团队成员带着对专业使命的新感悟前往红军广场,在庄严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前肃立默哀、鞠躬致敬,以此寄托哀思、缅怀先烈功绩。市青年讲师团成员、思政课教师刘庆老师以“青年脚步,丈量高山巍峨”为题现场讲授团课,带领师生回顾了金寨在革命战争年代10万英雄儿女毅然投身革命,作为“中国第二大将军县”的辉煌历史。在金寨县革命博物馆、鄂豫皖红色纪念园等革命场馆,团队成员通过图片、革命老物,近距离感受革命战争的艰辛历程及金寨“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的悲壮史诗。

3金寨-参观纪革命纪念馆.jpg

7月5日,团队踏着晨光走近梅山水库。库区两岸青山如黛,绿水似绸,宏伟的堤坝矗立其间,淮河支流的活水在此静静积蓄,又奔涌向前。“当年修建时,老区群众肩挑手扛,把‘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刻进了水库的筋骨里。这一库水,蓄的是淮河安澜的底气,更是革命老区精神的延续。”“当年的汗水浇灌出今日的绿水青山,如今的旖旎风光,正是‘无私奉献’结出的生态硕果。就像我们青年,接过先辈的接力棒,守护的不仅是这一库清水,更是让红色精神在青山绿水中永远鲜活。”……中医学(社会师承)丁欣怡与医学美容技术李冰洁同学为师生团队讲述水库往事。同学们纷纷表示,这种奉献精神正是在‘三下乡’实践中服务基层、贡献力量的强大动力,如同当年老区人民为了国家建设无私付出,如今青年学子也应接过接力棒,在基层医疗服务、文化传播等实践活动中践行使命,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3金寨-梅山水库1 .jpg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从无为基层的岐黄服务,到合肥的科技创新探索,再到金寨的红色信念铸就与临床本领锤炼,团队成员用专业知识服务基层群众,以创新精神拥抱科技未来,凭红色信念坚定前行方向。未来,学校各级团组织将联动校内外资源,进一步结合专业特性,组织更多形式丰富、内容扎实的实践活动,引导青年以更昂扬的姿态,在充满光荣和梦想的新征程上,奋力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周冉、高鹏宇/文、摄  陈雪梅、万林、任嘉佳/审)


打印   关闭
上一篇:我校学子代表明光市摘得滁州市首届“杏林之星”中医适宜技术竞赛三项桂冠
下一篇: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韩军到附属医院调研科研工作